衡阳少儿声乐培训中属七和弦的用法:
我们以《电子琴中外名曲100首》中的和弦编配为例,帮助理解属七和弦的使用。
《友谊地久天长》为C大调,比较容易懂。
最后两小节旋律为|1— —|1— —|,和弦为C(135),
倒数第三小节旋律为|6—5|,和弦为G7(5724),用的正是C调中的属七和弦。
只是和弦外音(6—)占了两小节,看来着重在于利用属七和弦的“倾向性”,导出主音和主和弦。
全曲共用了6次G7,两次D7,两次E7,可知其它属七和弦都可以用,而且全曲七和弦用的比较频繁。
《山楂树》为G调(1=G),其实就是相应的e小调(6=E)。
最后两小节旋律为|6 — —|6 0 0 |,和弦为主和弦Em(613),
倒数第、三四小节为:|2—7|3—2|,其和弦为B7(3#572),旋律音 全为和弦内音。
而B正好是e小调的属音,所以B7正好就是e小调的属七和弦。
全曲共用了4个B7,全都在主和弦Em之前。
另外还用了两个D7(5724),一个E7(6#135),也都跟相应旋律及功能转换(和谐与不和谐的反复变换)有关。
《多瑙河之波》的和弦编配较难理解。
它也是G调,即相应的e小调(6=E)。
最后两小节旋律为|6 — —|6 0 0 |,以主音结束,而和弦却为Dm(5b72),不知是什么道理。
倒数第三、四小节为|427|1—7|,它相继用了两个属七和弦:C7(461b3)、A7(2#461),衡阳少儿声乐培训更难理解。

读完这篇文章后,您心情如何?